2009年11月3日星期二

抱残守缺的乌鸦

有一只乌鸦口渴了,到处找不到水。好不容易才在路旁找到一个长颈瓶子,瓶子里有半瓶水。只是,瓶颈长,瓶口小,乌鸦的喙不够长,没法喝到瓶里的水。穷则变,变则通,乌鸦衔起小石子,一颗一颗投进瓶里。小石子沉淀在瓶底,水位涨高,乌鸦就喝到水了。
这只乌鸦用智慧取水喝的事一经渲染,名登寓言大全,从那时起举世闻名,乌鸦子孙引以为荣,把祖先这件光荣盛事世代相传,也牢牢记住祖上是用什么方法取水的。
在一个干旱的中午,一只乌鸦口渴难耐,但是,环顾四周,土地龟裂,遍地看不到水的踪影。乌鸦找不到水喝,停在井边低头沉思,看到自己的倒影映在井底,知道那口井还没全枯。只是,井那么深,水那么浅,乌鸦好几次试着飞下井去喝水,都在半途碰到井壁,无功折回。它猛然想起祖上投石取水的妙方,便仿着做,结果白忙了半天,水位仍不见上升 。
树上一只喜鹊看到了,劝它道:“这口井太深了,你祖上那一套不管用。我劝你停下来,少消耗体力,身体内的水才不会流失得快。”
乌鸦睨视着喜鹊,生气地喝道:“你别多管闲事,我警告你别小看我祖上那套投石取水的方法,那可是早已成了经典妙方,不管何时何地都能奏效。”说完,他狠狠地瞪了喜鹊一眼,继续它的取水工程。
乌鸦不断来回飞着,把一颗颗石子投入井里。井实在太深,水真的太浅,再多的石头都没法让水位上涨,体内原已严重缺水的乌鸦消耗体力,口更渴,又找不到水解渴,最后终于累死在井台上。
(故事改写自《决不能因循守旧》 孟凡编著:《101个当场打动子女的激励故事》)
提示:
时光不停转移,世事不断更新,人的步伐也必需与时并进,才不致落伍 。
当我们面临障碍时,先得观察所面对的是怎么样的人,所处的是怎么样的环境状况,才能寻出适当的解决方法。
父母教导子女也是如此,不能一部通书用到老,否则效果会适得其反。古时的教育法是棒下出孝子,孩子不打不成器,英谚也说:Spare the cane, spoil the child.那种教育法在半世纪前还能奏效,如今全世界吹的是人权风向,父母一味责打,遇上个性倔强的孩子,就会打出离家出走,亲子双输的效果。
这则故事带来的讯息是:经验固然可贵,也得因天时、地利与对象人物做出适当的调整,抱残守缺不但于事无补,还会坏了大事。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